众所周知,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其将在短期内破坏混凝土,并导致钢筋锈蚀。这种腐蚀类型被称为“混凝土癌症”或“混凝土白色死亡“。海洋工程的硅酸盐混凝土,如果忽视了防护,若干年后,就会如下面图片所示:
海水的腐蚀机理:
海水含有复杂的矿物质溶液,如镁,铝,锌,金,过渡元素,氯化物和碱等。每一种都是对水泥有害的。其中氯化物的含量为20%到40%,这就是为何氯化物比其它矿物质对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大的影响的原因。这种高浓度的盐溶液有它自己的结晶机制。而混凝土的硬化特性与盐的结晶原理差异很大。所以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和盐的结晶速度大不一样。
海水的参与,产生两种不兼容的反应:水泥石的水化反应和盐的独立的结晶反应。其速度和时间都不同,如果不能使使两种反应的均等化和结晶的中性化将导致水泥成分的浪费和并导致对混凝土造成破坏。
•盐离子对混凝土结构的破坏。起初,盐溶液通过毛细管虹吸现象进入混凝土,然后随着水在混凝土内部分散开来。
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差异将对盐分的渗透产生很大影响,这取决于各种原因的综合作用。但有一点就是,盐类在混凝土内部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严格遵循热动力学原理的
为研究盐类分布,我们制备了规格为dia50mm×高300mm 的混凝土圆柱。养护28天后,我们把他们放入底部有10mm深度浓度为10%氯化钠溶液的瓶中,14天后,14天后,我们沿纵向切开,,干燥6天。如果1所示,底部浸泡的位置不含盐,大量的盐释放区域明显分布在上部。明显的,这就是筛孔效应,水分子在混凝土的大毛细孔内积聚,而不能在微细毛细孔内聚集,只有很小的离子并具有最大的动能,才能通过胶体,在混凝土内形成不规则的结晶体
•可以肯定的,盐离子在混凝土内部的积聚深度大于水分子。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将发生结晶现象。
•盐类的结晶速度大于混凝土结晶速度的10倍以上,这就是盐结晶的体积的增加将导致混凝土从里面破坏的原因。破坏面积和深度取决于混凝土的密度和混凝土损坏的时间的长短.
•此研究关注混凝土的由盐类和矿物造成的腐蚀. 明显的结果是水泥石从骨料周围脱落并碎解,这两个过程同时发生。.
•水泥石从骨料周边分离是混凝土的性质之一,因为他们的密度,热膨胀的线性系数不同,弹性模量,强度,吸水性等都不同,将经常引起温度膨胀方面的耐久性问题,特别是在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大的条件下。这种水泥石的碎解是水泥的阳离子和海水离子反应的结果,这种反应结果是3-5年后出现盐斑,棱角变钝,开裂,从而缩短使用寿命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防腐材料,但大部分很多功能单一,或者顾此失彼,解决了防腐,但不耐候,不抗冻,不耐高温,附着力差,不耐磨等,这些对工程的耐久性构成了短板效应,导致反复维修反复渗漏的主要原因。
•YYF防腐抗渗浆料是由几十种化学元素组成,为双组份,一种液料,一种粉料,加水引起系列化学反应,能促使胶凝中以及粗、细骨材中的所有大小金属元素进行氧化反应,产生高电解液,使颗粒碎解分解,加速其水化速度,以达到完全水化的程度。氧化反应中同时产生大量的高浓度浆体,具有最佳的胶性与致密性。硬化后的浆料具有抗酸,抗卤,抗海水氯离子侵蚀,抗水渗透、抗干缩龟裂‘提高抗压强度与早期强度等高性能浆料的特性,可增加浆料的耐久性。
YYF性能指标:
•抗压强度:40MPA(3天)
•抗折强度: 8.4MPA(3天);
•抗渗压力: 1.8MPA
•粘结强度: 1.5MPA
•抗冻循环:400次
•氯离子扩散系数:1.9×10-2m2/s(28天)
•钢筋锈蚀:对钢筋无锈蚀危害
•耐酸性(质量分数25%H2SO4溶液,7天质量损失):4.8%
•耐碱性(质量分数为35%的NaOH溶液,7天,抗压强度比):100.8%
•耐盐性(质量分数20%Na2SO4溶液,7天,抗压强度比):93.2%
•耐高温(200℃7天,质量损失):2.4%
该产品已经广泛被应用各种海洋及环保工程上,对混凝土构筑物提供了很好的防腐,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同样也非常适用于中国南海的海洋军事工程,应对海洋气候条件下,环境对混凝土构筑物的侵蚀。如果是新建的海洋工程,如果前期采用赛诺技术进行防护处理,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很好的耐久性的保护混凝土,免遭海水的侵蚀。
工程现场:
1.海洋码头的腐蚀修复:
2.腌菜池的防腐抗渗
2.道路撒盐腐蚀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