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目前的资料,应提供建筑物现状检测资料;
2、应提供建筑物近几年变形观察资料(竣工验收以来);
3、目前现有资料表明,地下室底板抗浮不足,经对基础浮力验算,抗拔力不满足要求;
4、以提供地质资料和地下室底板参数为例,微型桩(锚杆)拟采用Ф150~200钢管桩,桩长15m,根据规范计算其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37kN,因此每平米需提供抗拔力和结构自重应大于上浮力;初步估计长约15~20m。
5、拟根据上述结果在室内布置微型桩,为保证独立柱基稳定,沿柱周独立承台布置倾斜方向微型桩;
6、所有微型桩可采用预加压力封桩法进行封桩(根据实际需要),在所有静压桩压桩结束前均保持持力状态,到最后一起封桩,确保每根桩的主动受力。
7、一期底板加固后,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如果变形继续发展,则需考虑采取稳定变形措施,可对微型静压桩进行复式注浆加固。
方案介绍
方案拟在地下室内底板开孔直接加设微型桩(锚),同时增加地板厚度,从而主动给力,防止建筑继续变形;


七、室内微型桩加固方案施工措施
方案施工注意事项。
1、总体施工
微型桩所有施工及配合场地均在室内地下室设置,可封闭部分小区地下车库作为项目部使用
设备及材料的进出场均从小区地下车库进出,降低对居民的影响。
施工时间严格按照业主要求的时间进行,尽量避免对居民的影响。
2、施工地下水
考虑到地下水位较浅,微型桩的施工可能会引起地下水反涌。所以为保险起见,拟先在建筑周边施做止水帷幕(或降水井),将水位将至底板一下1m;然后在微型桩施工开孔前拟先打小孔排水卸压降低地下水压,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引流排水措施。止水帷幕还能起到降低建筑外部堆土荷载对内部地基的影响作用。
3、微型桩(锚)抗拔力加强
为加强微型桩的抗拔可靠性,避免饱和土层对其承载力的影响,拟采用桩底扩孔和桩侧后注浆的方式改善桩侧土体性质,确保其抗拔承载力大于设计值。
微型桩后注浆的工艺是在灌注混凝土时预留注浆管,在桩达到初凝后,通过注浆管再往管内进行压浆(可进行复式注浆,专利技术),改善土体,降低其压缩性,提高桩基抗拔承载力。
4、防水问题
1)微型桩封桩需考虑原底板防水层破坏的问题,拟将底板向上加厚约30cm钢筋混凝土层,在加厚层里面做防水层,以解决防水问题。同时底板加厚层加强了底板的强度,有利于今后的长期使用。
2)冗余防水:采用三处防水措施,抗浮桩(锚)施工过程中,采用冗余防水材料封堵底板与土接触部位作为第一处防水;采用冗余混凝土封桩实现第二处防水;全部封桩后先在桩头处铺设PAWM-4冗余防水卷材,然后新旧地板交界处整体铺设YYPE+ PAWM-3+YYP冗余防水系统。
3)由于原有底板开裂及新增抗浮锚杆对原有底板及底板防水的破坏,底板存在渗水途径,拟在底板适当位置喷涂YYA特种防水抗渗浆料,形成内防水层(可承受背水压力70m),根据现场需要,可在地板上设置排水沟,将底板渗入的水排至集水坑(可选);